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简答题必备100道_华体会官网
发表时间:2022年03月09日浏览量:
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简答题必备100道一、小学教育的基本特征以及小学阶段课程的特点:全民性、义务性、全面性;课程特点是普及性、基础性和生长性。(一)现代教育的生长趋势是什么? 1、增强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并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偏向生长 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线逐渐淡化 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二)教育目的的主要内容及精神实质主要内容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联合,造就德智体等方面全面生长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棒人。精神实质: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偏向,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生长,强调生长学生个性,造就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我国小学课程革新的生长趋势及基础教育课程结构的主要内容 1、增强综合性,突出课程的整体教育功效 2、增强实践性,突出学生自主性、探索性学习 3、增强弹性,体现课程的适应性。课程结构的主要内容:增强课程与社会联系、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联合、整体设置九年一贯课程、高中分科课程为主、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运动课等。三、简述小学德育的途径 1、思想品德课与其他学科教学 2、课外运动与校外运动 3、劳动 4、少先队运动 5、班主任事情 四、我国小学治理的基本方法 1、行政方法 2、执法方法 3、教育方法 4、经济方法 5、学术方法 五、小学班级治理的方法 1、制度治理法 2、民主治理法 3、学生自主治理法 4、情感相同法 5、目的治理法 六、小学班级治理的原则 1、民主性 2、整体性 3、高效性 七、怎样设计教育研究方案? 1、确定研究类型和方法。
2、选择研究工具 3、分析研究变量。4、形成研究方案。八、简述教育研究的基本环节 1、研究的构想与设计 2、研究的组织与实施 3、结果的分析与总结 九、教育研究的原则 1、客观性原则 2、系统性原则 3、理论与实践相联合原则 4、教育性原则 十、小学生的卫生保健应该注意哪些方面? (1)保持正确姿势,组织适当的体育运动和体力劳动。
(2)掩护牙齿,造就儿童良好的用餐习惯。(3)眼和耳的卫生保健。
(4)保持合理的营养和良好的生活习惯。(5)注意用脑卫生。十一、常用的小学教学方法有哪些? 教学法、谈话法、讨论法、训练法、演示法 十二、相同在学校的治理作用 通报信息、控制、激励、情感交流 十三、学校开展心理康健教育的途径? 1、开设心理康健教育有关课程. 2、开设心理领导运动课. 3、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 康教育的内容. 4、联合班级,团队运动开展心理康健教育. 5、个体心理领导或咨询. 6、小组心理领导. 十四、布鲁巴奇的反思方法 反思日记、详细形貌 、交流讨论、行动研究 十五、教学原则界说及有哪几个原则?注意事项 答:是凭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反映教学纪律而制定的指导教学事情的基本准则和要求。原则: 1、直观性原则 是指在教学中要通过学生视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形貌,引导学生形成所学事物、历程的清晰表象,富厚他们的感知性认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明白书本知识和生长认识能力。
贯彻直观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①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直观教具可分为两类:一是实物直观;二是模象直观。
②直观要与解说相联合。③重视运用语言直观。教师用语言作生动的解说、形象的形貌,能够给学生以感性的知识。
2、启发性原则 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认可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努力探索,生动生动的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息争决问题的能力。孔子提出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著名教学要求,这是“启发”一词的泉源。《学记》中提出“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教学要求,阐明晰教师的作用在于引导、激励、启发。
苏格拉底在教学中重视启发,他善于用启发式来激励和引导学生自己去寻找正确谜底,即著名的“产婆术”,教师在引导学生探求知识历程中起着助产的作用。贯彻启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①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是启发的首要问题,教师要善于因势利导,引发学生主动性、欲望和兴趣,搜集和生长为推动学习的持久动力。②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生长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③让学生动手,造就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④发扬教学民主。
3、牢固性原则 是指教学引导学生在明白的基础上牢靠的掌握知识和技术,恒久地保持在影象中,能凭据要求迅速再现出来,以利知识技术的运用。孔子要求“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
牢固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①在明白的基础上牢固。②重视组织种种温习。
③在扩充改组和运用知识中努力牢固。4、循序渐进原则 是指教学要根据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生长的顺序举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学记》强调“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否则“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
循序渐进的“序”,包罗课本内容的逻辑顺序,学生生理节律的生长之序,学生认识能力生长的顺序和认识运动自己之序,是四种顺序的有机联合。贯彻循序渐进原则的基本要求是:①按课本的系统性举行教学。②注意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与难点的教学。
③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5、因材施教原则 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体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举行有差异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生长。
最早见于朱熹的归纳综合“孔子教人,各因。
本文关键词:华体会官网,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简,答题,必备,100,道
本文来源:华体会-www.hbpxzg.com